稻种起源

中国稻种起源   

世界上有两个栽培稻种: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Steud)。中国栽培稻属于亚洲栽培稻。现代多学科的研究证实,亚洲栽培稻起源于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而且是多点起源的;中国不仅是亚洲栽培稻的最早起源地之一,而且也是稻作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考古发掘证实中国的原始稻作至少已有8000年以上的历史。迄今,中国已发掘出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其中含有稻的遗存(碳化稻谷,米粒及稻秆茎叶)就有116处之多,遍布于中国长江流域、淮河上游和华南。已知10个年代最古老(7000年以上)的稻的遗存,均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上游地区。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出土的大量炭化稻谷和原始耕作工具,14C测定为距今6950±130年。刚出土的河姆渡稻谷呈金黄色,随即转为黑色,颖壳上的稃毛及谷芒清晰可见,谷粒间长度、宽度和粒型差异甚大,还混有少量的普通野生稻谷粒,反映了7000年前原始栽培稻的杂合性和原始性。20世纪90年代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出土的上千粒炭化稻谷和米粒,14C测定为8285-7450年,多数为原始型的栽培粳稻和偏粳稻,少数为原始型的栽培籼稻和偏籼稻。古气象学研究证实,新石器时期(距今7000-10000年)长江流域的气候较现在更为潮湿温暖,温度约高3-4 ,降雨量比现在多800mm,适合普通野生稻生长。据此推测,普通野生稻在新石器时期可能已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生长。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中国栽培稻独立起源于长江中下游淮河上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