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概况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从事稻作生产的农户接近农户总数的50%,全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除食用外,稻米还有多种用途。目前,直接食用的稻米约占84%,工业用、饲料用约占10%。

 
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20世纪初,我国稻作面积约1400万公顷。随着人口的增加,到20世纪40年代末,稻作面积增加到2500万公顷,以单季稻为主,产量仅为1-1.5吨/公顷。新中国成立以来,稻作研究和水稻生产获得了巨大发展。从1949年到2001年,水稻种植面积由2571万公顷增加到2882万公顷,增长11.2%;稻谷单产从1.89吨/公顷增加到6.16吨/公顷,增长226%;稻谷总产量从4864万吨增加到17758万吨,增长265%。其间,因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增长对总产量增加的贡献效率分别为5.8%和94.2%。根据贡献因子分析(黄季焜,1998),在1975-1990年间,水稻单产每公顷增加了2.08吨,其中,杂交水稻的推广占贡献率的49.0%,常规品种改良和更新占11%,农业制度创新占22.3%,增加投入和生产技术进步占17.7%。中国稻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单产提高而引起。

    在全国各省中,水稻种植面积和稻谷总产量以湖南省最多,2001年分别为369.2万公顷和2328.9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以江苏省最高,达到8.423吨/公顷。以稻谷总产多少为顺序,水稻的主产省依次为湖南、江苏、江西、湖北、四川、广东、广西、安徽、黑龙江、浙江、福建、云南、贵州、辽宁、河南、海南和上海。

    从稻谷总产量的增加趋势看,我国水稻生产上过四次大台阶。20世纪50年代稻谷总产的增加主要靠播种面积的增加,种植面积由1949年的2571万公顷增加到1958年的3190万公顷,增加了619万公顷;单产从1.9吨/公顷增加到2.5吨/公顷;稻谷总产从4864万吨增加到8085万吨。20世纪60年代初起开始大面积推广矮秆良种,产量逐年增加,至70年代中期的1975年单产超过3.5吨/公顷,总产超过12500万吨,又上一个台阶。20世纪70年代后期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推广,到80年代中期的1986年杂交水稻已占全国稻作播种面积的50%,全国单产突破5吨/公顷,总产量超过17000万吨,上了第三个台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批高产、优质、多抗的常规品种和三系、二系新杂交组合先后育成和推广,在20世纪末的1999年单产达到6.34吨/公顷,总产达到19849万吨,上了第四个台阶。特殊优异种质的利用和科技创新,推动中国水稻生产快速而稳步上升。

    近十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为2800-3200万公顷,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27%。稻谷总产量为1.8-2.0亿吨,占粮食总产的39%。水稻单产水平达5.8-6.3吨/公顷。其中,杂交水稻的年种植面积在1500万公顷左右,约占稻作面积的50%,但杂交稻谷产量占稻谷总产的近60%。推广应用杂交水稻所增产的稻谷每年可养活6000多万人口。到2002年底止,杂交水稻在中国已累计推广约3亿公顷,增产稻谷约4.5亿吨,成为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技术。

 
稻田分布特点 

     水稻是喜温喜水、适应性强、生育期较短的谷类作物,其生长发育要求的最低温度在10°C以上,抽穗扬花要求温度在22°C以上。凡温度适宜、有水源、可灌溉的地方,均可种植水稻。我国稻作分布广泛,从南到北稻区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5个温度带,最北的稻区在黑龙江省的漠河(53°27'N),为世界稻作区的北限;最高海拔的稻区在云南省宁蒗县山区,海拔高度为2965m。在南方的山区、坡地以及北方缺水少雨的旱地,种植有较耐干旱的陆稻,还有少量完全依赖雨水的天水稻。从总体看,由于纬度、温度、季风、降雨量、海拔高度、地形等的影响,我国稻作区域的分布呈东南部地区多而集中,西北部地区少而分散,西南部垂直分布,从南到北逐渐减少的趋势。从稻作类型看,灌溉稻约占93%,雨养稻约占4%,陆稻约占3%

   南方稻区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以及云贵等省的坝地平原最为集中,浙闽等省的滨海平原、台湾省的西部平原也是稻作较集中的地区。北方稻区则以淮北平原、河南的引黄灌区、山东的济宁滨湖地区、河北的渤海湾沿岸、宁夏的银川平原、新疆的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廓、东北的辽河平原和东南沿海平原、松花江流域和牡丹江的半山区和三江平原为多。

 
目前水稻生产的特点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生产、牧业、渔业、创汇农业的扩大,基本建设用地的剧增,环境污染的影响,促使水稻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尤其在南方稻区,种植面积减少较多。由于同时期单产水平显著提高,水稻总产量仍表现稳中有升。虽然膳食结构的多样化,使稻米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但是,种植面积不断下降、人口持续增长、干旱加剧,以及环境条件恶化等因素已对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巨大挑战。因此,为满足消费需求,继续提高水稻单产水平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我国水稻以手工为主,精耕细作,尽管近些年发展了一些轻简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所提高,从总体看,我国稻作的机械化程度低于小麦和玉米。2001年,机耕、机播、机插、机收割面积分别占稻作总面积的65%、1.4%、3.4%和18%。由于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益极其低下。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猛增,生产成本提高,而稻谷价格提高不多,以致出现粮食增产不增收,对水稻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间的各种条件相差极大。南方省份多为双季稻,以种植杂交籼稻和常规稻为主,而北方稻区大多种植单季稻,以种植粳稻为主。近些年,南方的一些省份由于出现卖粮难的问题,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低下,双季稻面积有下降的趋势,单季稻面积有所上升。而东北稻区,由于其水稻米质较好,受到市场欢迎,水稻面积逐年扩大,总产量不断增加。

    由于相当一段时期,忽视稻米品质的研究和不重视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在生产中应用得较少,尤其是早籼品种,其稻米多数腹白大,外观品质差,食味也差,经济效益低。水稻的生产亟待进行种植业结构和水稻品种结构的调整。

 
水稻生产发展趋势 

    1. 水稻品种结构优化

    由于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水稻生产追求数量而忽视相对重视不够,优质米品种不多,种植面积不大,专用稻、特种稻的开发利用程度也极低。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各地日益重视优质米的开发利用,采取各种措施调整水稻种植结构,扩大优质水稻的种植面积。而且稻米也是可多用途利用的农产品,如可作饲料用、食品加工用、工业酿造和制饴糖原料等。因此,要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益,在注重水稻信用品质优质化的同时,还要重视发展水稻的专用化生产。

    2. 水稻种植轻简化、机械化

    随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稻作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正在发生新的变革,轻简栽培技术倍受稻农欢迎,机械化取代劳动强度很大的手工操作已有一定的基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带来水稻种植技术上的突破,新的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水稻生产技术的出现与先进的电子、信息、遥感技术的成功结合,将会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水稻种植技术,而水稻生产从播种、施肥、植物保护、灌溉至收获、脱粒、贮藏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将成为现实。

   3. 水稻生产经营产业化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是我国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社会变革的又一次重要变革。尽管水稻生产的产业化发展相对落后,但近些年蓬勃发展的水田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和水稻产区粮食龙头企业的发展,展示了水稻生产经营产业化的良好前景。水稻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科技为核心,农技服务为保障,建立生产基地、预约生产、合同收购、确保原料供应和质量;建立市场销售网络,生产、加工、销售三环节信息相互反馈,相互制约和促进。以市场经济规律指导粮食生产、经营和流通,提高水稻的附加值,有利于水稻生产的发展,这也是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

   4. 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依靠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和消耗大量的资源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水稻生产也不例外。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而对土壤的掠夺性使用,不重视培肥,则给水稻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带来威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这些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水稻生产中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经济技术条件为前提,实现水稻生产的高产稳产。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多抗病虫草害、耐不良环境的水稻品种的育成,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和综合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的产生,合理种养结合种植制度的应用,必将推动水稻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高产、低耗、高效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而绿色稻米或无公害稻米的生产正倍受欢迎。